最近在調整自己創作的方向和步調,不管是文字還是繪畫,技巧的鑽研固然是非常重要,但我覺得最終都要回歸故事。創作者到底想說什麼故事?想將什麼樣的意念精神放進作品?想傳達什麼樣的價值?
技法是銳利的長矛,越經過磨打越尖銳,能輕鬆且深刻的穿透人心,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的是一種不遺憾的精準。而故事就是躑矛的勇者,他的力度、他的判斷、他的方向,都決定了作品的精神,決定了作品會成什麼樣子,決定了穿透人心後,要留下什麼東西。再好的技法都有時代,而好的故事卻能永恆。
最近在看這部宮崎駿紀錄片,得到很多啟發,不論是在用畫面創造靈魂,或是對於創作的堅持上。身為一代大師,這部片裡的宮崎駿極其真實,可以看到他洋溢的才華,也看見滿滿的焦慮、不成熟、煩躁和缺憾。也更從這樣側面的紀錄,發現宮崎駿的創作過程和意志,遠比我所以為的,還要更宮崎駿。
後來我在宮崎駿身上,看見生命和動畫一樣,都是時間藝術。
動畫是這樣的,一張一張的原畫,在影格裡一秒一秒播送,人物跑出紙張,我們進入奇幻,這是時間交疊,在肉眼裡搶快。而製作動畫的人,也是這樣, 一筆一筆反覆繪製,很多時候不是靈感噴發,而是耐心找尋等待,用一年一年慢工細活,去換出一篇一篇經典創作。在這一快一慢裡,吉卜力動畫師們一個一個生命也交疊,有限時光裡,生命無限展開,一直綿延。
推薦這部紀錄片,如果你喜歡吉卜力喜歡宮崎駿,很適合看,如果你是創作者,更值得看。
推薦這部紀錄片,如果你喜歡吉卜力喜歡宮崎駿,很適合看,如果你是創作者,更值得看。
https://www3.nhk.or.jp/nhkworld/zt/ondemand/program/video/10yearshayaomiyazaki/?type=tvEpisode&